我国非遗资源导向型保护模式面临的难题

非遗传承的矛盾与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中,非遗资源导向型保护模式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保护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政府主导,制定保护计划与规范,并提供保护行动相关资金支持。非遗专家则是保护行动的主要驱动者,他们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学术帮助并提出建议。非遗传承人是保护行为的主体,他们肩负着传承、宣传、申报、整理非遗文化的责任。社会力量以传播、参与、消费等形式参与到非遗保护活动中。但是,无论以哪种形式参与,都需要国家从上到下动员与投入。尽管非遗资源导向型保护方式在非遗保护工作的初期强调抢救和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表现出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

broken image

(1)静态保护观念的不可持续

资源导向型保护模式,虽是基于科学的原则与方法,但是本质上将文化遗产的价值锚定在其本真性与“不可再生”性上,保护的目的是保护被视为过去的遗产,这种静态保护观念体现出不可持续性。

现行政策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与认定实际上是对于该项目核心传承人即代表性技艺传承人群的认定。这类人群由于具有明确的技能与社会职业认同,因此容易被记录与认定。但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来看,以核心传承人为中心向外拓展,有该技艺的现实操作者实践者,他们可能只了解与参与该技艺的部分,但是事实上他们也是该技艺重要的实践传承者。另外,在其外延,有更广泛的人群并不直接参与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中,而是通过其生活的消费行为、关注行为、参与行为、传播行为等参与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以设计学的角度看,随着对于“用户”需求的挖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更强的原生动力。静态保护理念限制了非遗制度的创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非遗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

(2)人力资源不可持续

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效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在中国特有的人力资源背景下进行的,人力资源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现状看,传统上非遗的传承主要依靠口授师传或祖传秘授的方式来授徒,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教材,一些传统的记忆完全靠经验和悟性去领悟掌握,如果没有师傅的悉心指导和教导,从艺者很难真正掌握非遗技艺的精髓,使得许多年轻从业者望而却步。随着老一代、经验丰富的传承人逐渐退出一线,一些非遗项目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有些传统绝技面临人亡技灭的困境。另外,从艺者普遍教育程度较低,具备艺术审美和理论水平的人材较少,“有匠无师”现状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本质上看是群体行为,需要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协作和支持,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支持,非遗的传承很难有效开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3)巨大投入的不可持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与自身家庭生活实际的矛盾反映在非遗传承的投入与产出中,通过社会制度来降低风险和控制风险是影响非遗传承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任何生活选择都具有不确定性,非遗事业也遵循这个规律,变革程度越高,其不确定性就越大。变革的实现过程就是不确定性的逐步消除过程。健全的制度与合理的模式会缩小不确定产生的危害,而不规范不系统的制度则会滋生机会主义行为,增加非遗变革的风险系数。虽然非遗的资源导向型保护方式,在非遗保护工作初期,强调抢救、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2万项、代表性传承人13.7万人,而且还在增加,以“静态”的方式保存非遗文化需要国家每年投入巨量资金及大量人力才能维持,即使国家愿意投入,传承人群及其继承人也需要愿意因此放弃自我发展的权利。这样的不确定与矛盾说明“静态”保护方式并不可持续,且与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