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新驱动非遗活态保护模式的多元协同与演化发展

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非遗活态保护的理念也不断进化与发展。从设计创新驱动的视角进行总结与展望:非遗活态保护路径呈现出“资源型—价值型—生活型”多元协同与演化发展的形式,不同的路径选择,其行为主体、非遗文化特性、文化功能与价值、设计理念与技术也呈现出明显地倾向变化,可见下图。

broken image

设计驱动视角下非遗活态保护模式比较

(1)设计驱动的非遗资源型保护

在资源型非遗活态传承中,非遗文化在社会认知层面的连续性与本真性是其价值核心,其内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过去未来的世界观。因此,非遗活态传承的工作重点是对于非遗文化原型的研究、确立、保护与传承,具体延伸出名录体系建设、博物馆保护、原料保护、制度建设(师徒、传承制度)、文化认同与教化宣传等一系列方法。

设计师在资源型非遗传承过程中,一方面运用设计研究方法,围绕非遗的民族价值,对非遗文化原型在本真性原则基础上进行研究与提炼,另一方面运用设计技术,以文化的连续性原则为指导,重建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在经验等方面的连续,针对不同的教化与传播对象进行“文化原型”适应性设计,做到文化原型的守正且有效传播与传承。

(2)设计驱动的非遗价值型保护

在价值型非遗活态创新中,非遗文化在特定群体中的生活实用功能是其价值核心,体现很强的现代性与功利性,代表了对于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这个发展阶段由企业与社会组织主导,主要工作表现为产业化、商业化、旅游化、生产性保护、互联网+等一系列方法。

设计师在这个阶段,应该在非遗保护框架下,尊重非遗文化原型并且围绕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开放且活跃地进行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创新,从非遗实用功能的角度,扩展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与体验,将非遗文化从文化原型的认知转向文化原型的运用,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3)设计驱动的非遗生活型保护

非遗的生活型保护更加强调大众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对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协同作用。由于非遗一方面具有的知觉认知与理性实用功能参与建构了日常生活的框架,另一方面其具有的感性于趣味、生活仪式感等审美功能可以赋予日常以外非日常生活的意义,因此非遗兼具日常性与非日常性,是传承与创新协同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特点,围绕生活关系(日常·非常、传统·现代、虚拟·现实、本土·外来、乡村·城市)进行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相关设计实践,利用非遗文化对于生活时序感、仪式感、个人生活方式塑造、美好生活向往的作用,进行设计活动。在不断设计创新、设计实施、设计反思的循环过程中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