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人工智能搭建跨学科非遗数据共享平台
数字化保存作为一种运用数字技术对非遗元素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法,覆盖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样的资料形式,建立多学科间共享数据平台,代表了研究方法一项创新。非遗数据共享平台通过集成多元化以及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如民族学的实地调查记录、设计学优秀案例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借助先进数字技术采集的非遗素材——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集成、互动数据可视化的工作环境。这种数据的整合不仅促进了不同领域内研究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协作,也为复杂文化现象的多维度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腾讯引入AI图像识别和沉浸式远程图像会诊技术,专门针对敦煌千年壁画的保护需求,通过高精度的数字扫描技术和图像识别AI,对敦煌壁画进行了细致的数字化记录和分析,建立共享数据平台,不仅使研究人员能够对壁画的微小细节进行精确捕捉助力于壁画老化趋势的预测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同时在此基础上为敦煌壁画文创事业及多媒体传播奠定基础。
共享数据平台的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与设计学等跨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视角。这不仅加深了多学科间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学术理解,而且为非遗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这种跨学科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不仅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也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设计学者可以利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数据,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可能性;同时,民族学研究者也能借助设计学的视角,重新评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使得非遗传承与创新协同研究的社会影响力与研究的社会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2 人工智能实现跨学科非遗知识快速转译
知识分散和学科间的隔阂已经成为阻碍文化传承与科学进步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领域,这一挑战表现得尤为明显。非遗保护涉及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每个领域都拥有自己独有的专业术语和思维框架。这样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困难,制约了知识的自由流动和学术创新。然而,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知识图谱技术的快速进步,实现了跨学科非遗知识的快速转译。NLP技术让计算机得以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对于把握不同学科的专业术语、概念和语境极为关键。知识图谱以图形的方式呈现信息,展示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AI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知识。
上海音乐学院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对海外流散的中国古谱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检索。这个项目不仅保留了珍贵的音乐遗产,还使得创作者能够基于这些资料利用AI创作出富含中国古韵的音乐作品。这样的跨学科应用不仅展现了AI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潜能,还促进了音乐学、计算机科学与人类学等多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多个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创建的在线非遗展览平台,通过NLP技术提供多语言支持,让来自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的用户都能够理解展示的非遗内容。平台还运用知识图谱技术组织和展示非遗项目之间的关联,例如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的文化实践和历史背景等,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轻松访问和了解非遗的渠道,而且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
2.3 民族学与设计学交叉研究视角
非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身份标志,也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适应和发展。2022年《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对场景创新认识不到位,重大场景系统设计不足,场景机会开放程度不够,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工作的统筹指导。”[7]而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则可以为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创造全新的场景。
在这一过程中,引入民族学与设计学的交叉研究视角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民族学的深入参与,使我们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关注到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即那些传承人群和社区的声音和需求,确保保护措施真正符合其文化逻辑和生活实践,保持其应用场景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例如在“借助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技术对传承远古文明和承载久远历史信息的水族古歌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融合研究,不仅能为水族古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水族古歌贡献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范式”[8]类似这样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合理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为非遗的活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而设计学的引入为非遗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和实践路径。设计学倡导的用户中心设计思想和创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将非遗元素和技艺与现代审美、技术乃至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日常与非常、民族与世界等生活场景间不断碰撞、交融、转化中,不仅可以提高非遗的文化竞争力以及时代感,还能够促进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和影响力,使非遗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焕发活力。
此外,民族学与设计学的交叉融合还强调了一种动态的保护观念,即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仅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保存,更应是一种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这要求我们在保护非遗的同时,积极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功能、新价值新场景,通过设计创新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方法论的实践,不仅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也为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强全球文化的共生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遇。总之,将民族学的深度文化理解与设计学的创新方法论相结合,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创新实践中引入这一交叉研究视角,不仅能够促进非遗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国际传播开辟新的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