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耦合与困境

1.1 民族学视角下的非遗传承

民族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学科,为我们理解非遗文化提供了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民族学家祁庆富先生通过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解读,认为“‘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意: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指明‘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2] 从民族学角度看,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传统知识体系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智慧。其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故事、艺术形式、医药知识及农业技巧等,这些文化形态均依托于世代的生产生活实践而传承下来。在此框架内,“应尽可能地保存其原型,维护其独特性,而不是让其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3]因此,非遗传承被认为是对非遗文化原型与深层结构的有效保护,这一过程依赖于稳固的生产与组织关系、社会生活节律的维持,以及对传统材料和形式的坚守。特别是,家族企业和师徒体系等传统模式在技艺与技术的传递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传统节奏的维持为非遗文化提供了稳定的生活场景和需求基础,从而确保了其文化价值和实用性的连续传承。自2003年中国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通过“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以及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建立了覆盖国家至地方的非遗资源保护体系,为非遗文化资源的全面系统性掌握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奠定基础。

1.2 设计学视角下的非遗创新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明确了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守正创新”,即“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4]设计学从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探索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人类乐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新事物、新流程;乐于攻克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接受全新挑战;乐于享受日常生活中始料未及的事实与理论带给我们的审美惊喜;乐于认识日常生活中新面孔,体验新环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生活整全的驱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5]设计则为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设计学科看,创新往往产生于概念、原型与范畴的交融、扩张、分化当中。设计不仅关注形式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和满足人类需求,包括对美的追求和文化表达的需求。设计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强调用户中心、迭代原型和跨学科团队合作,在非遗的保护和创新中,设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从用户(即社区成员和非遗文化参与者)的生活需要出发,设计更具吸引力、互动性、传播性的非遗体验。这不仅有助于非遗的传承,同时不断激发新的创造性表达。

1.3 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耦合困境

在过去三十年的实践中,我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已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架构,并基于国内实际情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进程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逐步演变至强调传承与创新("两创理论")的协同发展,显现出非遗保护在适应时代要求中必须融入创新元素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遗传承与创新耦合却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非遗之所以具备活态性与开放性,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承,更应在创新中实现传承,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对非遗保护长期定位于“抢救性保护”,将重点聚焦于对传统非遗的记录与修复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其内涵的深度挖掘及创新。“[6]经过近三十年的系统性保护与传承,非遗保护已步入成熟阶段,为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非遗面临着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冲击、寻找数字化时代生存空间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增,对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这激发了非遗的内生创新动力。

尽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推动下,非遗活态保护在创新与发展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在创新性保护过程中,如何挖掘非遗的保护价值、维护其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避免创新秩序失范,以及如何在保护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特征的融合,激发传承活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各地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非遗的优势发展项目,制定保护工作的战略和实施方案,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以及如何推动非遗的有序传承,都是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还有包括跨学科研究不足、地方创新保护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人力资源短缺、地方政府对保护与发展科学路径的重视不足或把握不当等一系列现实难题。

 

[2] 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西北民族研究. 2006(03): 114-123.

[3] 姚三军.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J]. 贵州民族研究. 2023, 44(06): 129-132.

[4] 文化和旅游部.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Z]. 2021.

[5] 谢晓宇,范圣玺,王烨程. 基于行为设计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 2023, 13(05): 21-24.

[6] 易玲,肖樟琪,许沁怡.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0年:成就、问题、启示[J]. 行政管理改革. 2021(11): 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