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哲学上最常用的术语之一,它代表了成长、经验和自然的过程。[1]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生命经验的路径。这种经验的自然成长允许我们发展出对世界的全新认识,通过科学、工具等手段扩展我们的经验。而生活的意义则存在于生活之中,个别具体的日常实践活动,能体现出社会整体。日常生活与所有活动相关,衔接所有生活,是所有活动的基础。正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里说的“生活是目的,而文化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因此,对于非遗的活态保护实际上是对于中国化生活行为与生活方式的保护。
现代认知科学明确了 “现实——经验——认知——行为”存在一个依次决定的序列关系。日常生活经验是在一个相对严格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各种异质行为的最宽泛的可能性集合。同样的行为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动机或多种动机的结合,相同的动机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现代生活方式,一方面源自于传统生活的演进,受传统文化与行为方式的约束,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也为非遗作为生活方式的回归留下了空间。方李莉认为“这个世界正在产生变化,非遗不会消失,但前提是它要被融入当代的生活中,成为活的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让“遗产”成为建造未来文化的种子和基因 ”。[2] 而非遗作为一种在过去创造、当下存续并不断演进的文化形式(包含文化物质载体),其文化形式是对于每个时代文化迫力的反应。以生活为核心的非遗活态保护就是要在现代生活背景下,找寻非遗的日常性与非日常性之间的存续可能与动态平衡。
一方面,将非遗从非日常生活重新赋予日常生活的特性,重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组成部分,重新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演进发展。每年的正月廿九,福建浔埔渔村都举行“妈祖巡香”绕境踩街活动,目的是祈求渔民出海平安。巡香有很多程序,如搓圆仔、簪花、万民伞与功德幡制作等,都需要提早准备,这个习俗已经持续了400年。在现代,浔埔渔村已经发展成为社区,除了一部分居民保留赶海打鱼的习俗外,其他居民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但是“妈祖巡香”活动依旧保留下来,成为浔埔民俗村一年一度重要盛世,也为浔埔带来了大量旅游客流。浔埔“妈祖巡香”的案例便是利用了日常生活的重复性与生活习惯的经济性,将该非遗文化塑造成浔埔社区的年历活动,并且以年为单位进行规律性重复。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该民俗得以传承,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民俗以及器物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非遗的非日常性也成为这种转变的方式与机会。在赫勒看来,日常生活往往具有保守性且有拒绝变化的倾向,与重复性一起造成了日常生活的陈旧与单调。因此,进入非遗范畴的文化项目则可以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增添趣味性与创造性,这种新奇的体验是从乡村到城市、从自然到社会、从非物质到物质、从传统到现代不断弥漫与碰撞。非遗也因此有了需要被传承与创新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实现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就是非遗的非日常性到日常性的定义与转化,设计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大师,在技艺守正的基础上,面向现代年轻消费需求,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探索创立“姚绣”品牌,并进行大量的跨界合作。(Audi、Hublot、Adidas、Liza Cheng、Ne-Tiger、Tencent等)这些尝试将苏绣的技艺、审美等非日常体验,通过汽车、服饰、手表、游戏、影视剧等载体以大众能接受的语言进行传播与拓展,将苏绣带入日常生活。从设计创新视角看,非遗具有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生活价值”,同时基于创造性思维而推导出传统事物具备的创新与时空交织特性,因此,非遗同样具备有“创新价值”。
[1] 约翰·杜威. 哲学的改造[M]. 商务印书馆, 2002.
[2] 方李莉. 有关“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J]. 艺术探索. 2016, 30(04): 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