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遗价值导向型保护模式面临的困难

非遗保护模式的矛盾与困局

 

broken image

民间资本和社会组织虽然是非遗创新活动的主体,但他们的创新行为往往受到其观念的制约。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进行非遗创新时可能会忽略或者破坏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对非遗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其次,缺乏指导的非遗价值导向型创新容易导致非遗文化资源的破坏。在开发者眼中,非遗文化往往被视为物品,可以被再生产、复制、交易、运输、收藏甚至是分解。因此,开发者往往将其中有价值的文化片段进行提取、组合再造以合适的方式重新推广。然而,这种做法实质上是破坏了非遗文化的本身及与所处环境、历史、人群的整体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强调的“连续性”相违背。最后,缺乏对于非遗文化整体性的把握,单独将其中“有价值”的文化片段予以开发,在形式上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系统价值。这都说明我国非遗价值型保护存在创新失范的问题与矛盾。具体而言:

(1)重形式轻功能的误区

非遗活态创新秩序失范重形式轻功能的现象,其突出表现为表面化与简单化。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热情的提高,一些别有用心的商人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能帮助他们卖出更多产品,因此“创新”推出许多有名无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这是“表面化”现象的典型表现。表面化创新的趋势试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丰富功能简单化为一种消费符号,令人担忧的是消费流行趋势退散后,实质的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从使用功能上的进一步分割,实质对其保护与传承造成伤害。而简单化则表现为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新”生产出迎合消费流行的简单化商品,只追求视觉冲击,是对于概念的消费。这样的“创新”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含的文化性与功能性,生产制造出许多从符号上同质的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简单化误用,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这类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为竞争力不足,这种竞争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容易被简单地归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败,从而打击非遗相关传承与创新热情。

(2)非遗创新的过度规模化与标签化

一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商品进行考察,则必然对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格外关注,因此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上以规模化为方法的“文创”道路。规模化复制后的文创产品是否还能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续性和无形性出发,非遗是先民一代代同自然斗争与调和的经验累积,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是技艺本身,强调的是知识,而衍生产品只是这种经验的物质载体。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的机械复制,或者说文化创新,只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作,有时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再生产的一种表现。但是非遗文创在概念、目标、结果等各个层面都与非遗保护背景下的非遗活态传承不同。误将这些复制品当成非遗文化本身,以及重复制品的经济效益而轻非遗传承效果的现象,才是笔者所要提出的批判。

(3)非遗文化原型的弃用

过分关注经济效益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传统材料的弃用。中国人讲究因材施艺,这是来自实践的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几千年之后形成了很细致的分工,分工的细化则是基于人们对材料和技艺认识的细化。 雕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种传统技艺中,优质的原材料——大漆举足轻重,有着防水、坚硬、不掉色的特点甚至可被作为食用器。而天然的大漆与“化学漆”存在很大差别,不仅体现在质地和光泽,还体现在环保与健康层面。为了效益弃用大漆而使用化学漆,即使保留传统器型,这种“创新”亦是为失范。

(4)生活场景的错位

非遗活态创新秩序失范,同时反映出重精英轻民众的倾向。精英阶层受益于教育、多样的信息来源、身份认同的需要,容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热情,但是并不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创新应该以他们的好恶作为导向。相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人群传统生活实践的积累,天然地具有其群众性,是民间文化的代表,它是为一定区域和范围内群众所掌握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是有广阔的群众基础的。而与之相关的物件原本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是不断使用的物品,与每天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物品。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创新中把“民艺品”作品化、艺术化的倾向,容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大众生活场景进一步脱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非遗活态创新秩序失范,重精英轻民众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主动迎合城市文化而疏远乡村文化。中国社会实质是乡土社会,以家庭、家族文化为核心,是一种具有积淀与传承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非遗文化更是根植于此。城市则是另一种人类聚居方式。城市文化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并发展的,是人类在城市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代表了文明发展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中国社会中,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性表明其保持着过去与当下的连接,实际上这种连接主要是与当下乡村生活在经验上的连结,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城市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最广大的乡村,跳过乡村谈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实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