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把能激励人的行为,并引起行为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叫动机(Motivation)。目前研究行为动机理论主要有两个方向:内因取向和过程取向。内因取向集中于以人为核心的需求和动机,比如基本的或更高层次的需求,如人的生存、交往、成长的需求即以此衍生的一系列内在或者外在的动机;过程取向集中于行为选择的过程,强调行为选择与行为(预期)结果的相互关系,即个人对于自身行为选择的主观价值评价。基于《组织行为手册》 可以根据内因或过程取向及作用的行为阶段不同梳理出行为动机相关理论进行分类。见下表。
关于行为的形成问题,经典行为科学家给出两种对立观点:“天性”是人类行为的源泉,指的是人类天生带有生物印记,人类行为是由遗传天性所决定;“后天教化”学派,认为从动物行为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行为是文化影响的结果。 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折衷的解释,一方面承认哺乳动物有共同的需要(“天性”论),更重要是他指出人类具有发达的学习能力 因此人类与低等动物相区别(“后天教化”论),学习使得生活复杂化,而复杂化得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附加需求。在《动机与个性》(《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马斯洛进一步解释到一种生物越是向上发展,就会出现更多需求 ,同时,他将:1安全保障需要;2相属关系与爱;3受人尊重的需要称为缺乏动机型(deficiency motivation);而把4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之为“生长型”(growth),这种动机的目的不是为了填补一种空虚的外在,而是完成人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
与马斯洛的观点类似,马林诺夫斯基从文化功能主义出发,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他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并且列举出人类的三种主要需求:生物需求、社会秩序需求、生活整全需求。其中费孝通先生 将人类对于知识、信仰、文娱、艺术的需求归纳为“完整的需要”,后来的一些文章中也称之为“整合需要”。
上表是行为学、行为心理学、行为设计学有代表性的行为形成需求比较。
引用:
1)阿恩特·佐尔格,马尔科姆·沃纳. 组织行为手册[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2)约翰·杜威. 哲学的改造[M]. 商务印书馆, 2002.
3)Abraham Harold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 50(4): 370.
4)Abraham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M]. Lulu. com, 1974.
5)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6)费孝通.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6): 19
7)Donald A. Norman.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M]. Basic books, 1988.
8)Henry Alexander Murray.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J].1943.
9)Alexander H. Leighton. Human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Observations on the use of the social sciences.[J].1949.
10)Nico M. van Straalen. The naked ape as an evolutionary model, 50 years later[J].Animal Biology. 2018, 68(3): 227-246.